7月5日,“智启未来・AI 赋能教育新生态”研讨会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电信南宁分公司、锐捷网络、智汇云舟共同承办。作为数字孪生行业产教融合引领者,智汇云舟受邀参会并作主题分享,深度展现视频孪生技术在推动 “政产学研用” 协同发展中的实践成果。
活动上,中国计算机学会南宁会员活动中心主席陈宁江、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黎盛寓发表致辞,广西产研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研究所运营发展部经理钮因昌、中国电信集团大数据及AI首席专家侯圣文、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白琳等嘉宾出席并发表演讲,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凝聚共识。
智汇云舟教育行业产品总监毛士财发表《视频孪生赋能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主题分享,系统介绍了视频孪生教育产线全系列产品和方案,重点阐述了公司在打通“产、学、研、用”链路方面的探索与成果。
毛士财指出,强国基石,在于育人。当前教育数字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从 “选择题” 转变为关乎未来的 “必答题”。以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深刻重塑教育的形态、人才培养与治理模式。
在产教融合的时代浪潮下,智汇云舟积极担当行业引领者,较早探索与高校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让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为此公司内部专门组建了教育行业产品团队,深入剖析高校教育的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教学目标,结合院校、师生的实际需求,精心打磨了覆盖校园管理、巡课巡考、教学实训、人才培养四大场景的全链条视频孪生解决方案。目前,智汇云舟视频孪生产品已在桂林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学院等90余所高校落地应用,累计培训超2000余名学生和教职工,显著提升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率。通过坚持 “项目制开发-场景化实训-公司式开发-专业性落地”,逐渐走出一条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实现技术、教育、产业的闭环联动。
数字孪生平安校园:以技术融合筑牢校园治理根基
基于视频孪生技术构建的平安校园智慧管控平台,整合视频监控、电子巡更、卡口系统等数据,实现“人、车、地、事、物”全域可视化管理,支持点选查看具体安保警力、事件、监控视频等详细信息,为校园治理提供全局视角。通过15+场景视频逆向矫正算法,将分散的监控画面与三维场景融合,对校门口、教学楼出入口、操场等重点区域实现实时监测与异常预警。系统可自动识别校园内的危险行为、外来人员闯入等情况,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2分钟内,联动安保力量快速处置,既为教学科研提供安全保障,也成为高校实践智慧治理的典型案例。
实时实景巡课巡考:用智能手段优化教学管理链路
视频孪生校园巡课巡考解决方案融合视频监控、AI智能分析等技术,构建 “感知-分析-决策” 的教学管理闭环。方案利用全景立体融合监控技术,将校园监控视频与三维地理信息场景深度融合,形成直观立体的全景视图,管理人员可通过三维场景进行360度旋转、缩放与视角跳转,实现“看得全、看得懂”。人脸识别系统结合监控视频,可自动完成学生点名、缺考记录及出勤统计分析,让教学管理更精准高效。这一方案既服务于日常教学,也为高校探索智能化教学管理模式提供了实践载体。
视频孪生实训平台:从课堂到产业的能力转化通道
视频孪生教育实训平台是智汇云舟基于自研“孪舟”引擎封装的、专门面向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操作系统。系统以低代码拖拉拽的开发模式,为师生提供可视化场景搭建、低代码集成环境、场景资源存储等易用工具链;配套数字孪生基础知识、引擎能力、场景搭建、API接口等体系化课程培训;并基于真实项目经验,提供贴近产业需求的应用与实习场景。学生通过平台可参与模拟项目开发,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实现“在校即实训、毕业即上岗”,成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关键纽带。
数字孪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岗课赛证新模式
在行业技能培训方面,公司打造60多门系统课程,构建数字孪生通识课程体系,内容涵盖模型制作、视频布点、引擎功能、案例剖析、开发实例等全链条知识。通过“岗课赛证”新模式,助力院校师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将最新技术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提升相关专业教育质量,为数字孪生产业持续输送兼具理论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面向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智汇云舟以视频孪生为引擎,以“伙伴+云舟”体系为依托,持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重新定义学生成长路径、教师教学方式与院校治理新模式。未来,智汇云舟将继续携手高校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让技术创新赋能教育变革,让教育成果反哺产业发展,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